第三百四十一章 办学难-《清末枭雄》


    第(2/3)页

    这个萧昌中作为商贸区的现任区长,已经是被内定为合并成立后的上海市首任市长了,所以这江南大学如果放在上海,毫无疑问是他的一大政绩。为此他不可能不支持的。

    但是萧昌中内心里虽然想江南大学,但是上海这边的地方财政也不宽松啊!

    上海的税赋收入不菲是事实,但是帝国现行的财政体系是要把大部分的地方财政收入都上缴国库的,给地方财政留下的财政收入并不算多。

    而且怎么说呢。上海这边家大业大,商贸区现在正处于大发展期间,各种的基础建设投资非常大,单单是修路架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商贸区虽然地方小,但是国家雇员的数量非常多,这人员薪资开销也非常大。要想凭空挤出一大笔钱来支持江南大学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这大学又不是一次性的投入。

    作为官办大学,这江南大学后续虽然会对学生收取学费,但是这学费不可能比帝国大学的学费更贵,而办学支出却是远超学费的收入,也就是说,这未来的江南大学每年估计都得填进去少则二三十万,多则四五十万的经费用以维持办学。

    这部分经费虽然说中央也会支持一部分,但是地方财政肯定也是要支持一部分的,如果多了的话,就会影响到未来上海县和商贸区合并后的上海市的扩张发展计划。

    作为内定的上海市市长,虽然还没有走马上任呢,但是他就已经是野心勃勃的制定了一系列合并建市后的发展规划,他要以商贸区为核心,向黄浦江的北岸两侧大规模扩张,尤其是准备在苏州河北岸地区筹办一个大型的工业区,用以发展生丝,棉布等纺织品产业。

    尽管政府不负责企业的投资,但是道路整修,路灯架设等基本的市政建设你得负责啊,要不然你让人家怎么办厂。

    而市政建设可是非常耗费资金的!

    不过尽管困难,但是萧昌中还是表示,对江南大学的创办,上海这边会给予最大的支持,原因提供十五万圆的前期办学经费,后续每年还会提供五万圆的维持经费,至于更多的话,就要等以后再说了。

    虽然这个数字江道泉不太满意,但是江道泉也是知道落袋为安的人,不管多少先拿了再说。

    这中央财政和上海这边的地方财政一共支持了总数四十五万圆的经费,同时上海这边还承诺,将会以最低的优惠价提供一块位于商贸区内的地皮用于校址建设。

    这钱虽然紧巴巴的,但是万事就怕开头难,既然有了钱开头,难不成还怕以后筹不到钱维持办学吗?

    江道泉可不相信帝国的财政情况会一直会这么紧张。困难顶多也就是这几年困难而已,等帝国彻底统一中国后,这后续军费必然会降下来的,到时候教育部也就能够获得更多的经费了。

    江南大学在商贸区破土动工后。却是引起了上海工商圈子的一个小小震动,为啥?因为他们看到了三四年以后这所大学提供的精英学子。

    要知道他们不久前为了和政府机构争夺帝国大学的毕业生时可是花费了不小心思,但是却没抢到那么多人,现在上海这边要搞一个大学的话,以后自己这些企业岂不是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占据地利招揽以后这江南大学的毕业生为企业效力?
    第(2/3)页